今年上半年,湖北经济运行呈现稳健回升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。在这份半年经济成绩单上,技术含量高、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,其中锂电池产业以98.6%的产量增速领跑进步榜单。亮眼的数字,背后动力来自哪里?来看记者调研。
这张图显示的,是湖北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增速,从去年的负增长,到今年的一路高歌,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?记者走进一家位于宜昌的新能源电池企业进行了探访。这里平均每两分钟,就有一个汽车动力电池包下线。
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级运营经理张俊:“7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开始量产,客户主要是东风集团,再就是吉利,我们的订单也排到年底。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保底40亿,争取50亿。”
去年底投产的东昱欣晟,是湖北的重大增长点之一。在大环境看,企业产线的火热,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。以湖北为例,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达55.2%,这给上游锂电池企业吹来了东风。而从企业角度看,要乘上这股东风,还需有练好内功。在东昱欣晟,智能化改造后的产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。
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级运营经理张俊:“这是我们电芯生产中一个模切工序,有一个CCD相机在模切过程中会进行一个拍摄,出现了质量缺陷,都是设备自行判定、自行处理。整个电芯生产线加工步骤已经到100%了,良率水平在95%以上,从电芯生产到模组到PACK(电池包),整个生产周期大概24天左右,在整个行业里也是比较领先的。”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在湖北,亿纬锂能、襄阳比亚迪、楚能新能源、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,都在大容量、超快充,以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上,增加了研发投入。今年1至6月,全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达98.6%。与此同时,另一个新风口也在悄然兴起,那就是新型储能。上半年,全国电力储能、户用储能、工商业储能,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,其中电力储能同比增速达43%,市场占比提升至89%。面对这个新风向,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。十堰远景动力就率先推出315Ah(安培小时)储能大电芯产品,可满足一天一次充放电,25年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,眼下,企业生产的储能大电芯产品已经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规模交付。